2015年7月26日 星期日

坪瀨琉璃光之橋

新增說明文字

坪瀨琉璃光之橋位於南投縣信義鄉的愛國村之內,原為一傳統吊橋。南投縣政府為促進進觀光,改善當地居民之收入,特別斥資新台幣600萬元重新打造。琉璃吊橋全長88公尺,玻璃橋面54公尺,為兼顧大部份遊客使用上的安全感,前後的玻璃均有圓點噴砂,僅有橋中間部份橋面為全部透明的玻璃橋面。橋面距溪谷約50 公尺左右,橋的承載重量限制為1200公斤15人,但其實橋的主體結構,應該還可以承載更多的人,可能顧慮到玻璃的安全性,才做了限制。

琉璃光之橋自2014925日正式營業,全票收費為100元,優待票70元,採預約制及現場購票方式經營,平日總量管制1500(網路預約1000人,現場購票500);假日為2500(網路預約1500人,現場購票1000)。請參考官網http://ruri.shini.gov.tw/index.asp
園區健行距離約3公里,來回約1~1.5小時。沿途有傳統的農村風景,也有山陵溪谷之美,不算難走的路,還有接駁車服及導覽解說(需付費),適合全家大小週末踏青。
入園前之導覽說明

園區赽圖

購票處遠看愛國村
遊覽坪瀨琉璃光之橋健行園區,可以在售票處買完門票後,搭接駁車至健行步道入口,然後開始步行。沿途會經過地圖標示的各個景點,其中較具特色的是幸福之樹,這樹是由百年茄冬與龍眼樹合併生長,又稱幸福之樹,有些網路報導也戲稱為小三之樹,可能名稱不好聽,因此改為幸福之樹。再來是右邊的梅子樹林,樹齡都滿大的,如果冬天去也許可以看到整片的梅花,應該也很壯觀。路旁還有一大片的葡萄樹及小黃瓜田、絲瓜田,整個畫面呈現的就是台灣傳統的農村即景,非常的平易近人。
聽完解說,準備進園

梅林

大片的葡萄林

幸福樹(左為茄冬,右為龍眼樹)

並生的枝幹,你儂我儂

續往前走,遇見的是百年芒果樹。這芒果樹能長到一百年著實不易。以我自己童年經驗,芒果樹長到這麼大,我還第一次看到。接著往山上的步道,漸漸走入群山之中,開始有遠離塵囂的感覺,登到較高的地方,遠望群山也有些虛無飄渺之感。路上有所謂的人面石,但我想像力不足,看不出那裡像人臉。至於燕子崖、猴子洞也都没什麼大印像,只是匆匆經過。直到看到坪瀨琉璃光之橋,才令我驚豔。水藍色的主索,橘綠相間的吊索,加上琉璃橋面及紅色的護網,使整個琉璃橋婉如山中雨後的彩虹。玻璃橋面在太陽光的反射下,又像是一顆璀璨寶石,將光茫煇映在山壁上。
百年芒果樹
生態環境也不錯
我興奮的走在橋上,高興的和同伴們拍照,一點都没有畏懼之感。就算走在没有噴砂的透明玻璃橋面上、就算橋面距溪谷有50 公尺高,也是一樣。我猜想有二個原因,第一是從小在山裡長大,每天都要走過一座吊橋,有時候碰到颱風大雨,水在橋下洶湧澎湃,走在橋上,就像行船江中,不知水在動抑或橋在動,所以不怕吊橋的高度。另一原因是,橋建得太堅固了,讓人完全忽略了它的危險性。雖然,橋面是玻璃的,可惜噴砂的玻璃面積太多,失去了吊橋的冒險價值,同時也損耗了人對於吊橋的敬畏。簡而言之,減少了走吊橋的刺激性。
走完坪瀨琉璃光之橋,接著走一線天飛來石,這個景點,令我讚嘆,頗有黃山一線天之感,即使少了些許壯觀,但仍令我振奮。飛來石雖然没有黃山飛來石那種巍峨聳立的驚魄感
,但夾在一線天中,也妙趣橫生。最後走到山頂的福德廟,就算是去程的最高點了。
我有些興奮,真的!
陡峭的石壁,有水流的波紋

一線天加飛來石

二個人可以側身過
健行步道的最高點--土地公廟
回程,並不走回頭路。順著木棧道直接往另一個健行步道走,整個路程都是下山,臺階有些陡,但還不難走,走到最下層,遇有一個吊橋。因為橋與木棧道直接連接,如果不是橋面晃動,不易查覺是一座吊橋。過了橋,回頭仰望,很清楚的看見一高一低的二座吊橋,懸掛在山谷與溪澗之上。一個絢麗、一個樸實,裝扮或有不同,年歲已有差別。我們只是匆匆的走過,對橋有讚嘆!有歡呼!也有冷淡!但畢竟我們已經來了,為了坪瀨琉璃光之橋來了。
回程的路很陡

回首琉璃橋在群山峻嶺中

下方還有一座吊橋
園方貼心的設計防曬綠廊

沿途的住家種了許多宮燈花